雅言沐心田 诵读传薪火
——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第十二届经典诵读活动
图:杨守明 文:高兴起 马丽 编辑:杨守明 发布时间:2025-05-02
文脉中华,星河璀璨。浩如烟海的典籍诗篇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密码,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镌刻着文明的永恒印记。当少年清音穿越历史长河,当琅琅书声回荡菁菁校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展开,让沉睡的文字化作跳动的文化脉搏。
4月30日,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七年级、八年级师生齐聚一堂,以雅言吟咏千年诗篇,以清音叩响千年文脉。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朱玉国,中层及以上干部莅临现场指导。七年级、八年级各班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场。
七八班《七律·长征》用诵读展现新时代长征精神,传承前辈意志,发扬时代精神,少年们用诵读声演绎属于新时代的壮美诗篇。七十二班组诗《少年志·中华魂》,展现盛唐边塞黄沙漫卷,诉说“不破楼兰”的忠勇,诵读声中见证新时代少年的凌云壮志。七五班用热血诵读岳飞《满江红》,字字铿锵激荡家国情,句句豪迈尽显少年志。师生在猎猎战鼓声中,共赴这场穿越千年的赤诚之约。七二班《唐诗宋词里的笑草》,从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情,诗词里的豁达豪迈,是笑草班的青春宣言。七一班带来朗诵《海燕》,少年们以声浪激荡青春豪情,在时代的浪潮中搏击风雨;用默契凝聚集体力量,以少年锋芒书写无畏信仰。七四班带来朗诵《英雄归来》,带我们重回七十五年前冰天雪地里筑起血肉长城,致敬战火纷飞中挺身而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致敬最可爱的人。七九班的学子们以赤子之心共诵《中华颂》,在铿锵词句中触摸青铜铭文的厚重,聆听唐诗宋词的悠远,仰望红旗漫卷的山河,用诗行传递炎黄子孙对故土最深沉的礼赞。七十一班带来《志行少年,家国长歌》,以诗为炬,以志为舟,从秦风战歌到丹心汗青,血脉里奔涌着千年的赤诚;自破碎山河至腾飞华夏,脊梁上镌刻着不朽的信仰。七七班带来《满江红》,同学们以铿锵之声,带我们重回岳飞笔下的铁马冰河,他们化身沙场将士,以青春之音重现不灭的豪情。七六班带来《少年中国说》,巍巍华夏,五千年文明星河璀璨;新时代征程,春潮澎湃奔涌向前。师生们在诵读中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七三班带来《沁园春·雪》,每一代人都要走自己的长征路,循着先辈足迹,我们眺望东方祖国山河,书写不朽诗篇,共颂今朝风流。七十班带来《文天祥组诗》,正气歌吟千古魂,零丁洋里照丹心,同学们带着诗人文天祥的古今问答来正中华强音:中华少年,当以正气立天地。
七年级班主任团队带来《相信未来》,用语言托起曙光、点燃明日的火炬,以声音重铸跨越时空的坚韧,共塑漫长年代里最嘹亮的信仰宣言。
七年级师生以饱满的热情与创新的演绎,为中华经典注入时代活力,呈现了一场视听交融的文化盛宴。他们以铿锵之声点燃全场,少年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将新时代少年精神演绎得慷慨激昂,彰显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他们通过情景展示、乐器伴奏等形式,将名篇与舞蹈、吟唱巧妙融合,展现诗酒年华的文化之美与青春意气的少年风貌,不仅展现了学子们对经典文化的深刻理解,更通过多元化舞台呈现,让千年文脉在青春之声中焕发新生。
八十一班与八八班的《将进酒》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泼墨,让太白诗魂穿越千年激荡少年肝胆。八三班与八七班演绎的《木兰诗》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铿锵之姿,在诵读与演绎中刻画出巾帼英雄的剑影柔肠。八一班的《春光绽放,十九荣光》将校园年轮融入烂漫春色,让新芽破土的声响化作对母校的深情礼赞。八十四班《穿越诗海·古韵串烧》以霓裳羽衣舞动诗行,带观众漫游唐宋星河采撷风雅遗韵。八十三班与八十班的《少年中国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齐诵如惊雷裂空,点燃少年强国的热血锋芒。八十二班《琵琶行》以珠落玉盘的吟咏,让浔阳江头的瑟瑟秋声浸透千年离愁。八六班的《我爱这土地》,将艾青的诗句化作赤子泪光,又以十九学子之口唱出对祖国对土地的铮铮誓言。八二班的《只有河南》,让我们触摸《诗经》麦浪里的文明基因,看见洛神墨痕与清明炊烟交织的千年文脉,在“只有河南”的吟咏中激荡出华夏原乡最深沉的共鸣。八九班的《青春》以朝阳破晓之声宣告“生命无涯,即青春之无涯也”,让理想的薪火在奋进的征途上猎猎飞扬。八四班的《读中国》展开甲骨竹简的文明长卷,在横竖撇捺间勾勒出五千年血脉图腾。八五班的《中国少年》,让我们触摸古诗星河里的旷达豪情,听见志士烽烟中的信仰回响,在“蛟龙”破浪与神舟问天的诗行间,激荡起跨越千年的赤诚共鸣。
八年级学子以匠心独运的编排诠释经典,用情感充沛的演绎唤醒文字,以青春之声重塑经典的生命力。现场声浪如潮涌般高涨,高潮迭现处满堂喝彩。这场盛大的诵读,见证着文化血脉在声浪中澎湃奔流,更昭示着莘莘学子在经典浸润中的抽穗扬花。
最后,八年级班主任团队齐登台,以《十九讲台上的中国心跳》为题,用诗意笔触编织出一幅横跨百年的教育长卷。教师们以热忱声线勾勒69载峥嵘校史,用“中国心跳”意象联结历史血脉与青春奔跑。当“复兴蓝图”从少年瞳孔中张扬时,教育之光已在琅琅诗行间完成了最炽热的传递。
携千年风雅,奏时代新声。当十九学子在经典中触摸华夏筋骨,汲取精神甘露,文化基因便在这声声吟咏中悄然苏醒。以声传情,以文化人,这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必将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少年心田,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葳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