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动力齐护航 精准聚力促成长
——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召开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暨八下期中质量分析会
图:杨守明 文:马丽 编辑:杨守明 发布时间:2025-04-18
春深花愈艳,砺行志更坚。为科学诊断本学期教育教学成效,明晰后续推进路径,协同优化育人策略,2025年4月17日,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召开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暨八下期中质量分析会。副校长冯超强、政教处主任陈薇、教务处副主任朱昌盛及全体八年级教师参与会议。此次会议由八年级年级长姚孩主持。
会议开场,姚孩针对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状况,立足八年级阶段教学动态,以数据思维为轴心,对期中教学评估报告展开深度解构。他借助丰富的数据与直观的图表,精准勾勒各班级学业发展光谱,既呈现优秀班级与优势学科的引领效应,又聚焦薄弱班级与学科的波动曲线。姚孩着重强调,在下一阶段,全体八年级教师的工作重点应聚焦在以下两大关键方面:第一,要做好宏观保障激发动力。关心学生生活,做好思想工作,让沟通长远有效,让学法伴随学生,让考试助己成长,让学生找到成长伙伴。第二,提升微观工作品质延续动力。围绕目标,优化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管理好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掌握率,注意教-练-考和学-练-考的衔接,习题要精选精讲精练反复练,厚爱严管,守牢安全底线,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班主任代表王磊分享了自己的三招班级管理经验:第一招,守好基本盘,抓小放大,一切从细节出发,营造稳定有序的环境;第二招,情感渗透,比如利用晨思暮省本引领学生习惯,与家长、学生进行多项循环交流;第三招,出其不意,反向激励,班级活跃度要巧用,活用标签效应,构建良性竞争机制。除此之外,王磊老师还分享了语文组的一些做法,比如注重团队合作、保证统一进度与重难点、梳理语文课的高效流程、上课要感性吸引学生兴趣、讲课讲题要理性打破语文玄学的魔咒、注重日常积累、加强错题管理等,呈现出策略创新性与落地实效性的双重价值。
教师代表于静雅从“因材施教见真章,分层教学精准导航”“凝心聚力筑根基,精诚合作重效率”“科学施策启新程,总结经验促提升”三个方面谈数学组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针对拓展型学生、应用型学生、基础型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路径,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教研时细化每个课时的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与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实现班级协作组的闭环管理;借助“计算能力提升营”“每日一练”“错题银行”“错题改编”等激发学生兴趣,夯实学生运算功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朱昌盛强调,教育者肩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使命,将考试视为检验教学成效的镜像。教师需以医生般的专业精神,通过考后反思精准诊断学情把握度、课堂实效性及命题科学性,明确教学改进方向。新课侧重知识体系建构与素养培育,复习课则侧重素养应用与练习强化。推进作业“瘦身”行动,剔除机械重复内容,设计分层跟踪练习,在减量中提质增效。教育过程要珍视学生自尊心,通过创设自主修正空间激发内驱力。唯有将精准施策与人文关怀结合,以阳光雨露般的育人智慧浸润学生黄金成长期,方能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成长的质变。
陈薇从三个维度切入,鼓励各位老师既要直面现实挑战,更要探索破局之道。第一个维度,警惕“高原反应”,建立“三协同机制”,目标可视化,思维外显化,成就即时化,激活持续成长的内驱力。第二个维度,重视团结协作,各个学科紧握成拳,实现教育合力的可视化,构建协同发展的新生态。第三个维度,重视情感支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比以前进步的成就感,锻造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形成成长型思维。教育的美好,在于助力优秀者腾飞,也在于托举起每一个暂时落后的灵魂,希望八年级教师讲科学、重细节,教出老师和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冯超强的发言围绕“师德师风”“团队协作”“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四个关键词展开。他指出,教师需以“育人者先育己”的自觉,将职业操守融入日常教学细节,坚守教育初心,真切关怀学生,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要构建“问题共研—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团队协作生态,在集体智慧碰撞中破解教育难题。教师要深入洞察每个学生的认知图式与发展潜能,在课堂互动、作业反馈、能力测评中捕捉差异化发展信号,运用数据追踪成长轨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知识巩固与能力拓展间寻求平衡,在精准施策中推动因材施教理念真正落地。
教育之途,荆棘丛生,然志坚者无畏。八年级全体教师定会以教育初心为灯塔,汇聚众人之力,精细制定策略,奋力划动教育之舟,驶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彼岸,让十九每一位学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收获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