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走近非遗

——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招贴作品展

图:刘晓霖  文:刘晓霖  编辑:徐学森  发布时间:2023-11-13

        为丰富学生艺术学习体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河南更多非遗文化,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在美术组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走近非遗——朱仙镇木版年画”校本课程。课程中,同学们设计了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为视觉元素的招贴作品。这些招贴作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视觉艺术,作品表现丰富,有一定的创意和内涵。目前,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已经在校园展板中展出,师生们观展交流,在校园中营造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浓厚氛围。

        最早的门神形象是出现《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门神是大家最熟悉的年画内容,年画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传统艺术。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国主要年画流派之一,兴起于北宋时期的东京(今开封)。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摹拓镌版,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夜除夕,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朱仙镇成为中国年画历史的源头,对于中国木版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明清时期,朱仙镇是省城开封的外港,水运发达,商业繁荣,为明清时期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据《岳飞与朱仙镇》记载:“红纸、门神系旧习过新年之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300余家,大有独占市场之势。”每年入冬,各路“打门神”的客商云集朱仙镇。大宗成交之门神货件,则乘贾鲁河之商船或装载太平车走旱路,盛销四方。

        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别于历代宫廷文人画温文尔雅格调。其年画线条粗犷奔放,情节概括洗练,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极富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全国诸多年画流派中独树一帜,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20世纪30年代,鲁迅为开拓和推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曾大量收集朱仙镇木版年画。上个世纪,鲁迅在给版画家刘岘的信中评价道:“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这应该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的精髓。

        古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从久远的历史中走来,在民间的文化沃土中生根发芽,见证着百姓的旧岁新春,丰富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审美,有故事,有辉煌,有坎坷,蕴藏着沉甸甸的文化、精神和艺术。

        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这次“走近非遗”校本课程中,同学们被这门古老的技艺深深地吸引,初步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传承精神,分组合作设计制作了朱仙镇木板年画招贴,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传统的年画在学生的创意作品里再生,非遗传承的种子在校园中播撒。

上一篇试试就能行 拼拼就能赢 (2026届2班)

下一篇中期汇报展成果 专家引领促前行